深秋傍晚,寒意悄然钻入衣领,我踏着满地枯叶,穿过幽深的小巷,拐进那家我熟悉的旧货店,店主老李正戴着老花镜,对着一台老式收音机调试,见我来,只是抬了抬手,算是打了招呼,我习惯性地在那些堆满时光尘埃的角落里搜寻,希望能淘到些带着旧日温度的小玩意。 目光在一排排杂乱的物件间游走,忽然,一抹幽蓝撞入了视线,那不是那种张扬的、明亮的蓝,而是一种沉静的、仿佛能吸走周围光线的深蓝,带着些许岁月磨砺出的温润光泽,那是一串珠子,被一根磨损了的旧皮绳串起,随意地搁在一个敞着口的木盒里,我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其拿起。 珠子大小不一,形状也不甚规整,显然不是机器批量制造的产物,凑近细看,每一颗都呈现出独特的纹理,有的像深邃的夜空,点缀着细密的“星点”;有的则像凝固的海水,内里似乎有云雾在缓缓流动,触手生凉,质地细腻,不像塑料,也不像玻璃,倒有点像……某种我未曾见过的石头,我下意识地捻动起来,珠子相互碰撞,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如同遥远的潮汐,又似细碎的低语。
老李停下手中的活,摘下眼镜,眯着眼看了看,又凑近了些,才慢悠悠地说:“哦,这个啊,不记得谁寄放在这儿了,看着像松石?但又不太像,颜色特别,对吧?我摆了好久,都没人问津。”
我点点头,确实,这串蓝太特别了,它不像市面上那些色彩鲜艳、价格不菲的宝石,它内敛、沉静,甚至带着一丝孤傲,我付了钱,将它带回了家。
我将这串蓝挂在了书桌前的窗棂上,从此,它便成了我书桌静默的伴侣,每当夜深人静,我埋头于书卷或屏幕之间,抬头便能望见它,月光洒下,那抹幽蓝便会汲取月华,散发出柔和而神秘的光晕,仿佛将一片深邃的夜空浓缩在了我的方寸之间,白日里,阳光透过玻璃,它又会折射出变幻莫测的光斑,时而深蓝如墨,时而浅蓝如天,让狭小的书桌也仿佛拥有了广阔的天地。
我开始好奇它的来历,它曾是谁的珍宝?经历过怎样的故事?是远方的旅人从异域带回的纪念,还是某位匠人精心雕琢的心血?它为何被遗忘在旧货店的角落,又为何偏偏被我拾得?这些疑问如同那串蓝的纹理,细密而深沉,缠绕在我的心头。
渐渐地,我发现这串蓝似乎有了某种魔力,每当我心浮气躁,无法静心时,目光触及它,那抹沉静的蓝便仿佛有安抚人心的力量,让我慢慢沉静下来,它像一位沉默的智者,不语却自有深意;又像一位忠诚的朋友,静静地陪伴,无声地支持。
有一次,我遇到了难以抉择的困境,焦躁地在房间里踱步,目光无意间落在窗棂上,那串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珠子碰撞的声音愈发清晰,我忽然想起了老李的话“颜色特别”,是啊,它的特别不就在于那份与众不同的沉静与内敛吗?它不随波逐流,不追求艳丽,只是静静地展现着自己最本真的色彩,那一刻,我似乎豁然开朗,也学着它,静下心来,梳理思绪,最终找到了答案。
这串蓝依旧静静地悬挂在那里,它或许价值连城,或许一文不值,在我心中,它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意义,它是一串蓝,一串承载着未知故事、寄托着宁静思绪、给予我力量与启示的蓝,它像一扇小小的窗,让我透过它,看到了更广阔的内心世界,也感受到了岁月沉淀下来的那份独特韵味,这串蓝,成了我平淡生活中一抹不可或缺的亮色,一个温暖的印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