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绿化带中那丛丛灌木在初夏悄然绽放,细密如雪的白花缀满枝头,你或许曾驻足欣赏,却未必知道它的名字——荚蒾,这名字带着几分古拙与生僻,如同一位隐于市井的雅士,不事张扬,却自有其风骨与意趣,荚蒾,并非什么珍稀奇卉,却以最质朴的姿态,书写着关于生命、时间与自然的动人诗行。
荚蒾的世界,是低调而坚韧的,它不像牡丹那般雍容华贵,不似桃李那般娇艳欲滴,更缺乏梅兰竹菊的“四君子”之名,它往往是灌木,有时也长成小乔木,枝干虬曲,叶片常绿或随季更迭,看似平凡无奇,正是这份平凡,孕育了不凡的生命力,它们耐寒耐旱,不择土壤,无论是山野坡地、溪流谷畔,还是城市公园、乡间篱落,都能扎根生长,默默装点着脚下的土地,这种随遇而安的适应性,是荚蒾对生存最智慧的诠释——不挑剔环境,只管奋力生长,用绿色和花朵回馈世界。
夏日是荚蒾最绚烂的时节,许多品种的荚蒾会开出成伞房状或圆锥状的聚伞花序,花朵细小,数量却极多,远望如一团团洁白的雪球,或一片朦胧的云霞,素雅而清新,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若有若无的清香,不浓烈,却沁人心脾,蝴蝶与蜜蜂被这繁花吸引,嗡嗡地在花间流连,为荚蒾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动感,这白花,是荚蒾对夏天最纯粹的献礼,不施粉黛,却光彩夺目,以其集体之美,震撼着每一个驻足的目光。
而到了秋冬,荚蒾则换上了另一番盛装,当绿叶褪去,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花朵,已然结成了色彩鲜艳的果实,红如玛瑙,蓝如宝石,或红中带紫,紫中泛黑,一颗颗,一串串,密密实实地挂满枝头,在萧瑟的秋风中显得格外醒目,也为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抹暖意,这些果实不仅是鸟儿们过冬的美味佳肴,也为荚蒾的生命历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春萌夏花到秋实冬果,荚蒾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轮回,展现了从孕育到收获的完整图景,其坚韧与奉献,尽在这果实的累累之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荚蒾或许没有那么多文人墨客的吟咏,却也有着“忍冬”的别称(部分品种),暗含了其坚韧不拔的品格,它不像那些名花贵木,被赋予太多象征意义,荚蒾的美,是自然之美,是朴素之美,是生命本真的美,它教会我们,伟大并非总是与显赫相伴,平凡之中亦能孕育精彩;生命并非总是轰轰烈烈,默默坚守同样值得尊敬。
下一次,当你再见到那白花如雪、红果累累的荚蒾时,请不妨多看它一眼,看它如何在平凡的枝头,绽放出不凡的生命光彩;看它如何用一季的繁花,换来一季的硕果;看它如何在岁月的流转中,从容不迫,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诗行,荚蒾,这平凡的植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发现,去品味,去敬畏,它是自然赠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提醒着我们,生命的美好,往往就藏在那些最不起眼的角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