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春的风掠过田埂,初夏的阳光渐趋炽烈,一种金黄色的花朵便悄然绽放,于田边地头、庭院角落,甚至山野石缝间,摇曳生姿,它,便是萱草,古人雅称“忘忧草”,承载着千年的文化意蕴与情感寄托,仿佛一串藏在时光深处的密码,等待我们去解读。
萱草,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丛生,长披针形,柔韧舒展,如翠绿的绸带,而最具魅力的,莫过于那从叶丛中抽出的花葶,顶端数朵花次第开放,花形似百合,却更为小巧玲珑,六片花瓣略向外翻卷,呈鲜艳的橙黄色或橘红色,花蕊伸出,姿态优雅又不失活泼,阳光下,那一片片明黄,热烈而奔放,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难怪古人说“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看到萱草,便仿佛能抚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这是《诗经》中赋予萱草的最初注脚,自此,“忘忧”便成了萱草最深入人心的标签,在古代,当文人墨客仕途受挫、心情郁结时,常会寄情于萱草,他们种萱于庭,以“萱堂”代指母亲,期盼母亲能忘却忧愁,安享晚年,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更是将萱草与母爱、乡愁紧密相连,使其成为了一种情感的象征,母亲的爱,如同萱草般平凡却坚韧,温暖而持久,子女远行,母亲的牵挂便如这萱草,在庭院中默默生长,祈愿着孩子的平安与快乐,也慰藉着自己思念的心。
萱草的“忘忧”,并非真的能让人遗忘世间烦恼,更像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不与牡丹争富贵,不与玫瑰斗艳丽,只是默默地生长,热烈地绽放,在贫瘠的土地上,它也能扎根,在炎炎烈日下,它依然挺立,这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生命力,本身就是一种“忘忧”的力量,它告诉我们,生活总有不如意,但如同萱草一样,努力绽放自己的光彩,便能从中汲取快乐,驱散忧愁,看到那一片片明黄,心中便不自觉地升起一股暖流,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灿烂的色彩中消解了。
萱草已遍布世界各地,品种也日益丰富,从传统的黄花萱草到多彩的现代杂交品种,它们依然在公园、路边、庭院中绽放,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它不仅仅是一种观赏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的寄托,当我们看到萱草,或许会想起母亲的叮咛,或许会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或许会提醒自己,要常怀一颗乐观之心,去面对生活的风雨。
萱草,这朵古老的“忘忧草”,用它那明亮的色彩和坚韧的生命,在时光的长河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忘忧”,并非逃避,而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以及那份如萱草般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愿我们都能如萱草一般,在岁月中从容绽放,忘却烦忧,拥抱阳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