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大小年”现象,如同许多果农心中的一根刺,明明辛苦劳作,却时而硕果累累,时而产量寥寥,不仅影响经济收益,更不利于树体健康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小年”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掌握其调控核心——小年保花保果,大年疏花疏果,通过科学管理,实现果树年年稳产优质。
解密“大小年”:失衡的生理密码
“大小年”,顾名思义,指果树结果一年多、一年少的交替现象,其形成根源,往往在于上年结果量与树体营养供给之间的失衡。
- 大年的“透支”:当某一年(大年)结果过多,树体储存的大量营养物质被果实消耗殆尽,这使得花芽分化所需的养分不足,导致来年(小年)花量稀少,坐果率低,产量锐减。
- 小年的“蓄能”:小年由于结果少,树体得以积累充足的养分,为花芽分化提供了良好条件,使得来年花量剧增,若不加以控制,又可能演变为新的“大年”,形成恶性循环。
气候异常、病虫害防治不力、修剪不当、肥水管理缺失等因素,也会加剧或诱发“大小年”现象。
小年“保花保果”:固本培元,积蓄力量
小年果树的目标是“保”,即最大限度地保证现有花果的坐果率和品质,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同时也要兼顾树势的恢复。
- 重施基肥,补充储备:萌芽前或开花前,结合深翻改土,重施有机肥,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迅速补充树体因上年结果过多而消耗的养分,提高花芽质量和抗逆性。
- 巧施追肥,助力坐果:开花前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新梢生长和开花坐果;幼果期追施磷钾肥,减少落果,促进果实膨大,叶面喷施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提高花粉活力和坐果率。
- 科学修剪,集中营养:以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为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结果枝进行适度短截,集中养分供应留下的花果,对衰弱枝组进行更新复壮,恢复树势。
- 花果期精细管理:
- 防冻防霜:关注天气预报,花期遇低温霜冻时,可采用烟熏、喷水、覆盖等措施防冻。
- 辅助授粉:花期放蜂(蜜蜂、壁蜂)或人工授粉,提高授粉受精质量。
- 合理保果:在生理落果前,喷施赤霉素、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注意浓度和时期),或补充叶面肥,减少落果。
- 病虫害综合防治: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铲越冬病虫源,生长期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食心虫、炭疽病等,减少养分无效消耗。
大年“疏花疏果”:去芜存菁,平衡负载
大年果树的核心是“疏”,即通过人为干预,疏除部分多余的花果,使树体负载量与营养供给能力相匹配,保证留下果实的大小和品质,并为花芽分化创造条件。
- 冬季修剪,以疏为主:大年修剪应“以疏为主,轻短截为辅”,疏除大量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改善树体光照,对结果枝组,疏除部分花芽多的结果枝,保留健壮枝,控制总花芽量。
- 花前复剪,精准调控:在萌芽后至开花前,对冬季修剪进行补充调整,对于花量大的树,可进一步疏除部分瘦弱花枝、串花枝,减少养分无效消耗。
- 疏花疏果,分次进行:
- 疏花:在花序分离期至开花前进行,疏除畸形花、晚茬花、病虫花,保留正常健壮的中心花和边花,对易坐果的果树,可适当早疏、多疏。
- 疏果:通常在生理落果后进行(如苹果、梨的第二次落果后),根据品种、树势、历年产量和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留果量,一般按“树冠上部、外部少留,下部、内部多留;壮枝多留,弱枝少留;中心果、侧果选优留用”的原则进行,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并生果、朝天果。
- 合理负载,定量留果:可通过间距法(如苹果20-25厘米留一果)或叶果比法(如苹果30-50片叶留一果)来确定留果量,确保果实发育良好,品质优良。
- 加强肥水,壮树养根:大年疏花疏果后,树体负担减轻,但仍需充足的养分供应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应注重花芽分化肥(如6-7月追施磷钾肥)和基肥的施用,同时保证水分供应,促进根系发育和树势恢复。
综合管理,破解“大小年”魔咒
除了关键的“保”与“疏”技术外,实现果树年年稳产优质,还需进行系统性的综合管理:
- 土壤改良与深耕:保持土壤疏松肥沃,透气良好,为根系生长创造优良环境。
- 水分精准管理:根据果树物候期和土壤墒情,及时排灌,防旱防涝。
- 病虫害绿色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农药使用,保障果品安全。
- 合理修剪,通风透光: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
- 适时采收: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收,保证果实品质,减少树体损伤。
“大小年”调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果农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管理知识,深刻理解“小年保花保果,大年疏花疏果”的核心要义,通过精细化的栽培管理,平衡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就能有效破解“大小年”难题,让果树“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果丰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