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以其色彩艳丽、花型别致、花期长而广受消费者喜爱,是全球重要的切花品种之一,从田间到花瓶,非洲菊的美丽旅程并非一帆风顺,采收后的处理环节,直接关系到切花的瓶插寿命、观赏品质以及市场价值,科学、规范的采收后处理,是锁住非洲菊“微笑”、延长其观赏生命的关键。
适时采收:品质的基石
非洲菊的采收时机对后续处理效果和瓶插寿命至关重要。
- 采收标准:通常在舌状花(外围花瓣)充分展开,花序完全显色,且雄蕊(花芯)部分开始散粉时为最佳采收期,此时花朵达到最佳观赏状态,且内含营养物质丰富,耐储运性较好,采收过早,花朵未能充分开放,影响观赏;过晚,则花瓣易损伤,花粉易散落污染花瓣,且 vase life(瓶插寿命)缩短。
- 采收时间:以清晨或傍晚低温时进行为宜,此时植株含水量高,花朵鲜挺,蒸腾作用弱,有利于保持新鲜度,避免在正午高温或阳光直射下采收,以免花朵失水萎蔫。
- 采收方法:用锋利的剪刀或刀具,从花茎基部与叶片交界处斜剪下花茎,保留足够的长度(通常根据市场需求和包装规格确定),操作时避免损伤花茎、花头和叶片,采收后应立即将花枝插入水中或保湿容器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预处理:快速“补水”与唤醒
采收后的非洲菊切花,经历了田间环境的应激,需要及时进行预处理,以恢复细胞膨压,补充水分,并去除可能的田间病菌。
- 吸水处理:将采收后的切花立即放入清洁的预冷水中,水深以浸没花茎1/3至1/2为宜,可在水中添加适量的杀菌剂(如8-羟基喹啉硫酸盐、次氯酸钠溶液等),以减少切口细菌滋生,预处理时间通常为1-2小时,具体视花朵失水程度和环境温度而定。
- 切口处理:对于失水较严重的花枝,可在预处理前,将花茎基部在水中再剪去2-3厘米,防止空气进入导管造成导管堵塞。
预冷:快速降温,延缓衰老
预冷是切花采收后处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的是快速降低花材的呼吸强度和代谢速率,减少养分消耗,延缓衰老过程。
- 预冷方法:常用的预冷方法有冷水预冷(将切花浸泡在0-2℃的冷水中)、真空预冷等,非洲菊对低温较为敏感,预冷温度不宜过低,一般控制在2-4℃为宜,避免冻害。
- 预冷时间:预冷时间以使花枝温度降至接近冷库温度为准,通常需要1-3小时,预冷后的切花应及时转入冷库储存。
分级与包装:标准化与保护
分级和包装是提升商品价值、保障运输过程中品质的重要步骤。
- 分级标准:根据花茎长度、花头大小、花色均匀度、花瓣完整性、成熟度以及有无病虫害、机械损伤等指标,对切花进行分级,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市场对非洲菊的分级标准略有差异,应遵循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客户要求。
- 包装材料:内包装通常采用保湿性好的聚乙烯薄膜袋或瓦楞纸套,每10-12支或根据定量为一束,花头部分用软纸或海绵包裹,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挤压和损伤,外包装多采用标准的瓦楞纸箱,纸箱应干燥、洁净、有一定强度,并设有通风孔。
- 包装方式:将分级好的切花,花头朝向一致,整齐排列在包装箱内,花茎根部用湿润的吸水材料(如吸水棉、珍珠岩等)包裹或插入保湿袋中,装箱时避免过度挤压。
贮藏与运输:保鲜的延续
贮藏和运输环节旨在为切花提供一个低温、高湿、通风良好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保鲜期。
- 贮藏条件:非洲菊切花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90%-95%,贮藏期间应定期通风,防止乙烯积累(非洲菊对乙烯较为敏感,易导致花瓣脱落和“垂头”现象),避免与水果蔬菜等释放乙烯的物品混放。
- 运输要求:运输过程中应维持低温环境,可采用冷藏车或保温车,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波动,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开箱,将切花放入保鲜液中恢复。
催花与瓶插处理:绽放最后的美丽
切花到达消费者手中或销售前,有时需要进行催花处理,使其达到最佳开放状态;瓶插处理则能显著延长家庭观赏期。
- 催花:对于未完全开放的非洲菊,可将其插入含有适量赤霉素(GA3)或细胞分裂素的保鲜液中,在20-25℃、光照适宜的条件下,促进花朵开放。
- 瓶插保鲜:家庭瓶插时,首先将花茎基部再次斜剪2-3厘米,去除下部叶片,插入清洁的花瓶,水深以花茎高度的1/3-1/2为宜,定期更换清水,并添加鲜花保鲜剂(可抑制细菌生长、提供养分、调节酸碱度),避免将鲜花放置在空调出风口、暖气旁或阳光直射处。
非洲菊切花采收后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从适时采收、科学预处理、快速预冷,到精细分级、合理包装,再到适宜的贮藏运输以及最后的催花瓶插,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和科学管理,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非洲菊的新鲜度和观赏品质,让这份来自非洲大陆的“微笑”在消费者手中绽放更长久的光彩,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