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以其雍容华贵、花型硕大、花色丰富、花期超长而被誉为“兰花皇后”,深受众多花卉爱好者的青睐,它那饱满的花穗、典雅的气质,能为家居环境增添无限生机与格调,不少新手朋友在养护大花蕙兰时,常常会遇到花苞消苞、不开花或生长不良等问题,别担心,这份超详细的“种大花蕙兰攻略”将手把手教你,让你轻松养出爆盆惊艳的大花蕙兰!
选对“苗”是成功的一半:选购要点
- 看根系:健康的植株根系饱满、呈白色或淡黄色,有明显的根尖,无腐烂、干枯现象,选购时可以轻轻脱盆查看(若允许),或观察盆底排水孔是否有健康根系伸出。
- 看假鳞茎:假鳞茎(那些像“大蒜头”一样的部分)要饱满、充实,有明显的新芽点,说明植株生长健壮,有活力。
- 看叶片:叶片应浓绿、有光泽、挺拔,无病斑、无黄叶、无虫害,叶片数量越多,通常植株越健壮。
- 看花苞:如果带花苞购买,选择花苞多、饱满、色泽鲜亮,且已显色但未完全开放的为佳,这样的花苞更易顺利开放,且花期相对较长,避免购买花苞过多但植株瘦弱,或花苞已明显发黄、萎缩的“僵苗”。
- 看花盆:通常商家会用透气性好的素烧盆或兰花专用盆种植,这样的盆有利于根系生长。
“安家”有道:盆土与换盆
-
花盆选择:
- 材质:陶盆、紫砂盆透气性佳,是首选;塑料盆轻便、价格低廉,但需确保盆底孔足够多。
- 大小:根据植株大小选择,比植株假鳞茎群直径大10-15厘米为宜,不宜过大过深,否则易积水烂根,一般1-2年生的苗用10-12厘米盆,3-4年生苗用15-18厘米盆。
-
植料配制: 大花蕙兰是附生性兰花,要求植料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保水保肥。
- 常用配方:腐叶土/树皮块(40%)+ 粗颗粒植金石/火山石(30%)+ 腻子壳/碎砖块(20%)+ 泥炭土/椰糠(10%)。
- 简易配方:纯树皮块(小、中颗粒混合)或购买成品兰花专用植料。
- 注意:植料使用前最好消毒(如太阳暴晒、开水烫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
换盆时机与方法:
- 时机:通常在花谢后,新芽萌发前(春季或秋季)进行,避开酷暑和严寒。
- 方法:
- 脻盆后,轻轻去除部分旧植料,剪除腐烂、空朽的老根、病根。
- 在盆底垫一层碎瓦片或陶粒作排水层。
- 将植株放入盆中央,舒展根系,用植料填空,轻轻压实,确保假鳞茎上部略高于盆面。
- 浇透定根水,放在半阴通风处缓苗1-2周,待新根萌发后再恢复正常养护。
“吃喝”学问大:浇水与施肥
-
浇水:
- 原则:“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盆内积水,也切忌盆心土长期过湿。
- 判断:手指插入植料2-3厘米深,感觉干燥时即可浇水,浇水时沿盆边缓慢浇灌,避免水流入心叶。
- 水质:以雨水、河水为佳,自来水最好晾晒1-2天再用。
- 频率:春秋季2-3天一次;夏季高温蒸发快,1-2天一次(视干湿情况);冬季低温,减少浇水,5-7天一次甚至更久,保持植料微潮即可,空气干燥时,可向地面及周围喷水增湿,避免向叶心喷水。
-
施肥:
- 生长期(春末至秋初):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片和假鳞茎生长,可施均衡型水溶肥(如氮磷钾比例20-20-20),每10-15天一次,薄肥勤施。
- 花芽分化期(秋季至冬季):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形成和花苞发育,减少氮肥用量,否则易导致只长叶不开花,每7-10天一次,喷施叶面或灌根均可。
- 开花期及盛夏、严冬:停止施肥,避免浓肥伤根。
- 注意:施肥前确保盆土微湿,施肥后第二天可浇一次清水,帮助根系吸收,避免肥害。
“住”得舒服:光照与温度
-
光照:
- 大花蕙兰喜明亮散射光,忌强光直射,尤其是夏季的烈日,极易灼伤叶片。
- 适宜:春秋季可接受早晚柔和的光照;夏季需遮光50%-70%;冬季则应给予充足光照,可放在朝南窗台附近。
- 光照不足:植株徒长,叶片细薄,花少花小,甚至不开花。
-
温度:
- 生长适温:15℃-28℃,白天不超过30℃,夜间不低于10℃。
- 花芽分化: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和相对较低的温度(约10℃-18℃)刺激,秋季夜间温度降至15℃以下,有利于花芽形成。
- 越冬:冬季夜间最低温度最好保持在5℃以上,短期内可耐0℃低温,但易受冻害,开花期适宜温度为8℃-15℃,温度过高花期缩短,花苞易消苞。
- 夏季:注意通风降温,避免闷热潮湿。
“呼吸”顺畅:通风与湿度
- 通风:良好的通风是养好大花蕙兰的关键,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植株生长,尤其在高温高湿季节,一定要保证环境通风良好,可使用风扇等辅助。
- 湿度:大花蕙兰喜较高的空气湿度(60%-80%)。
- 增湿方法:在花盆周围放置水盆、使用加湿器、经常向地面喷水,避免向叶片和花苞直接喷水,以免引发病害。
- 干燥季节:可在花盆底部垫上湿石子或水盘(注意盆底不接触水)。
常见病虫害防治
- 病害:
- 软腐病、褐斑病:加强通风,控制浇水,避免叶心积水,发病初期可喷施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杀菌剂。
- 炭疽病: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及时清除病叶,喷施甲基托布津等。
- 虫害:
- 介壳虫:常见于叶背、叶鞘,可用软刷刷除,或喷施蚧必治、吡虫啉等杀虫剂。
- 红蜘蛛:高温干燥易发,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可喷施三氯杀螨醇、阿维菌素等。
- 蚜虫:嫩芽、花苞受害,可用吡虫啉或烟水喷杀。
芦后管理与复花
- 花后修剪:花朵凋谢后,及时剪除花梗,从基部剪下,避免养分消耗,若想留种,可在花梗中上部保留几个残花,但会消耗大量养分,不利于复花。
- 花后养护:花后进入生长期,加强水肥管理(以氮肥为主),培养健壮的假鳞茎和新芽,为来年开花积累养分。
- 促成开花:经过1-2年的养护,植株成熟,在秋季通过控温(夜间10℃-15℃)、控水(略偏干)、增施磷钾肥,以及充足光照,可促进花芽分化,再次迎来繁花似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