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那抹绿意的期许
第一次见到转运竹,是在朋友新家的书房里,一截修长的竹秆,被错节地盘成“发髻”状,顶端抽出几片细长的绿叶,养在透明的玻璃瓶中,清水浸着根茎,竟比土培的更显清透,朋友说:“这叫转运竹,寓意着节节高升、否极泰来,买来是讨个好彩头。”
那时我并不在意这些“寓意”,只被它安静的姿态吸引——没有繁花似锦的热烈,却像一抹流动的绿,在素净的案头铺开一片生机,后来才知道,它的学名叫“富贵竹”,只因茎秆挺拔、叶片舒展,又被赋予了“转运”的美好愿景,成了都市人案头、窗台最常见的绿植之一。
形与名:竹之韵,转运之思
转运竹的“转运”,藏在它的形与名里,它虽非真正的竹科植物,却有着竹的清雅之姿:茎秆中空而直,从根部到顶端,一节一节向上生长,像极了古人说的“节节高”;叶片细长如剑,青翠欲滴,风一吹便轻轻摇曳,带着几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文人风骨。
中国人爱竹,爱的是它“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品格;而转运竹的“转运”,则更贴近凡尘俗世的期盼——它像一柄温柔的“开运符”,提醒着人们:生活或许会有“卡壳”的时候,但只要像它一样,一节一节稳扎稳打,终能向上生长,迎来豁然开朗。
我曾在低谷时养过一盆转运竹,那时工作不顺,每日回家,总要先看看它:清水里的根须白白嫩嫩,悄悄在瓶底织出一张网;茎秆顶端的嫩芽,不知何时已悄悄探出头,带着鹅黄的绿意,倔强地向上舒展,有天加班到深夜,推开门,月光恰好洒在它身上,叶片上的水珠泛着微光,像一句无声的安慰:“慢慢来,你也在向上啊。”
养护:以耐心浇灌,等“转运”自然来
养转运竹,最简单,也最需耐心,它不像多肉那样耐旱,也不像兰花那般娇贵,只需清水、阳光,便能自顾自地生长,换水时,我总爱用软布轻轻擦拭茎秆上的水渍,仿佛在给一位老友拂去尘埃;偶尔滴几滴营养液,看着它新生的叶片更绿、更亮,心里便也跟着亮堂起来。
有人说,转运竹的“转运”,其实是“用心”的隐喻,你若日日惦记它,它便以蓬勃的绿意回报;你若敷衍了事,它便慢慢枯黄,提醒你“生活需要用心经营”,就像那些我们期待“转运”的时刻——不是凭空而来的好运,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是低谷时依然不放弃的向上生长。
我曾见过一盆养了五年的转运竹,茎秆已长到半米高,被主人盘成螺旋状,像一座绿色的宝塔,朋友说,这盆竹跟着主人搬过三次家,见证过创业的艰辛,也分享过成功的喜悦,如今它依旧枝繁叶茂,仿佛在说:“你看,只要带着希望向上,哪里都能扎根。”
寓意:生活最好的“转运”,是内心的向上
我的书桌上也摆着一盆转运竹,它早已不是当初那截细弱的茎秆,如今已有十几节,叶片层层叠叠,在阳光下投下细碎的光影,我不再刻意期盼它“带来好运”,却越来越懂它真正的寓意——
“转运”,从来不是外界的施舍,而是内心的力量,像转运竹一样,在清水中也能扎根,在阴凉处也能生长,不抱怨环境,不急于求成,只是默默积蓄力量,一节一节向上,所谓否极泰来,不过是熬过冬日的竹,终于在春天里抽出新芽;所谓节节高升,不过是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每一段路都不曾放弃。
下次当你看到案头的转运竹,不妨停下来看看它——看它如何在瓶中稳稳站立,如何在四季常青,它或许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也不会让烦恼消失,但它会告诉你:生活最好的“转运”,是像竹一样,带着向上的姿态,慢慢来,终会抵达。
毕竟,能转运的,从来不是一竿竹,而是那颗在平凡日子里,始终不肯低头的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