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暑气蒸腾,总有些植物带着独特的气息,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季节的注脚,藿香,便是这样一味充满魅力的草木,它既有“柔叶翠藿飔,芳气袭书帷”的雅致,也有“煮藿香粥,饮雄黄酒”的市井温情,更承载着一代人关于夏天最鲜活的记忆。
藿香,又名合香、兜娄婆香、土藿香等,为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叶片心形或三角状心形,边缘有粗钝齿,叶色深绿,揉之便散发出一股浓郁而独特的香气——这香气,是藿香的灵魂所在,它不同于薄荷的清凉凛冽,也不同于紫苏的辛香扑鼻,而是一种带着丝丝甜意、又兼有草本醇厚的复合香,闻之令人心旷神怡,暑气顿消。
在传统中医药的智慧里,藿香是一味常用的芳香化湿药,其性微温,味辛,中医认为,夏季暑湿当令,人们易感暑湿之邪,出现头昏、头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藿香便派上了用场。《本草纲目》中记载藿香“治风水毒肿,去恶气气”,无论是藿香正气水(液/丸)这一家家户户常备的“夏日神药”,还是以藿香为主配制的香囊、香佩,都充分利用了其芳香化湿、和中止呕、解表散寒的功效,那一股清凉的香气,不仅能醒脾开胃,更能驱散湿浊,带来身心的舒畅。
藿香的魅力,远不止于药用,在许多地方的饮食文化中,藿香也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广东人酷爱的“藿香鸭”,将藿香叶与鸭肉同炖,鸭肉的油腻被藿香的清香化解,肉质鲜嫩,香气独特,堪称一绝,四川、重庆等地,则喜欢用新鲜的藿香叶炒鸡蛋、煮面条,或是做成藿香饼,那份独特的草本清香,为寻常的家常菜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风味,更不用说,用藿香泡茶饮用,清暑解腻,回味悠长,在炎炎夏日,一杯藿香茶下肚,仿佛整个人都浸润在草木的清新之中,燥热顿消。
对于许多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藿香更是承载着童年夏天的快乐记忆,房前屋后,田埂路边,藿香丛生,是孩子们熟悉的“玩伴”,随手摘下一片叶子,揉碎,那股熟悉的香气便萦绕鼻尖,可以装在小布袋里做成香囊,挂在身上,据说还能防蚊虫叮咬,大人们则会趁着藿香长得最旺盛的时候,采摘回来,晾干储存,以备不时之需,那股混杂着泥土气息和草木清香的夏日味道,是刻在骨子里的乡愁,简单而美好。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野生的藿香或许不那么常见,但它以各种形式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药店里的藿香正气制剂,菜市场里偶尔能见的新鲜藿香叶,甚至是一些高档香水中,也能寻到它独特的身影,它从山野走向市井,从传统药箱走向现代生活,不变的是那份独特的清芬和那份与夏日紧密相连的温情。
藿香,这株看似平凡的草木,以其独特的香气,在中医药的智慧里守护着健康,在饮食的烟火中增添了风味,在童年的记忆里刻下了温暖,它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生活情怀,代表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平凡日子里发现美好的智慧,当夏日再次来临,那若有若无的藿香气息,总能勾起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共鸣,提醒着我们,那些关于夏天、关于草木、关于生活的美好,从未远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