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果树开花坐果的关键期,但“倒春寒”、晚霜等低温天气常给果树生产带来威胁,花期一旦遭遇冻害,轻则影响授粉坐果,重则导致绝收,给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实践证明,在果树花期采用熏烟法与喷水法相结合的综合防冻措施,可有效改善果园小气候,提升树体抗寒能力,显著减轻冻害损失。
熏烟法:果园“保温被”,阻挡寒气来袭
熏烟是传统且实用的花期防冻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形成“保温层”,减少地面热量辐射散失,同时烟雾中的微粒能吸收并反射地面长波辐射,提高果园近地面气温,预防霜冻。
具体操作要点:
- 熏烟材料选择:选用易产生浓烟且成本低的材料,如秸秆、杂草、锯末、落叶、麦糠等,也可在材料中添加少许柴油(每50公斤材料掺0.5-1公斤柴油),以提高发烟量和持续时间。
- 熏烟时间与密度: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当果园气温降至-2℃以下(或根据不同果树花期耐寒临界温度调整,如苹果花-2℃~-3℃,梨花-3℃~-4℃),且预计将持续低温时立即点火,熏烟点应均匀分布在果园内,每亩设置4-6个,位于上风口位置,确保烟雾覆盖整个园区。
- 操作注意事项:点火时应“先里后外”,从下风口向上风口逐步点燃,避免明火过大,以“暗火浓烟”为佳,烟雾需持续保持到次日日出后气温回升,待霜冻威胁解除后及时熄灭余烬,防止引发火灾。
喷水法:水汽“暖房效应”,调节果园温度
喷水防冻的原理利用水的“潜热”特性:水在结冰时会释放大量热量(每克水结冰释放334焦耳热量),同时喷水可在树体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减缓热量散失;水汽凝结时还能吸收周围环境热量,提高空气湿度,减轻冻害对花器的损伤。
具体操作要点:
- 喷水时机:在低温来临前1-2小时开始喷水,持续至低温过程结束,若已发生霜冻,待日出后气温回升时再喷水,避免冻融交替加剧花器损伤。
- 喷水方式与水量:采用果园喷雾器或微喷系统,对树冠均匀喷水,以枝叶、花朵表面湿润但不形成水流为宜,重点喷洒花蕾、花朵等易受冻部位,喷水量以保持果园空气湿度达80%以上为宜。
- 配合措施:喷水时可加入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既补充树体营养,增强抗寒性,又能缓解低温对细胞的伤害。
熏烟与喷水结合,防冻效果“1+1>2”
单一防冻措施存在局限性:熏烟效果受风力影响大,且烟雾覆盖不均时局部防冻效果打折;喷水在极端低温(-5℃以下)时可能因结冰加重冻害,二者结合可优势互补:熏烟提高果园整体气温,喷水通过水汽调节局部微环境,同时喷水后空气中水汽增多,可增强烟雾的保温效果,显著提升防冻效率。
在-3℃的低温天气中,单纯熏烟可使果园气温提升1~2℃,而结合喷水后,气温可稳定在-1℃以上,花朵受冻率从30%降至10%以下,坐果率提高20%以上。
其他辅助措施,筑牢防冻“安全网”
除熏烟和喷水外,花期防冻还需结合综合管理:
- 提前预警:通过气象部门预报或果园小气象站,提前24~48小时掌握降温信息,为防冻争取准备时间。
- 树体保护:对幼树或抗寒性弱的品种,可采用树干涂白(生石灰+硫磺粉+水+食盐)、覆盖地膜、搭建防霜棚等方式,减少树体热量散失。
- 肥水调控:秋施基肥、春萌芽前追施磷钾肥,可增强树体贮藏营养,提高抗寒性;干旱果园提前灌水,增加土壤热容量,缓解低温影响。
果树花期防冻是春季管理的“重头戏”,熏烟与喷水作为经济、高效的防冻技术,果农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果树种类及实际种植情况灵活运用,只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冻害风险,保障果树丰产丰收,为全年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