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乡野间,在城市的边缘,甚至在贫瘠的山岗上,常常能见到一种姿态挺拔、枝叶舒展的树木,它没有松柏的苍劲,也不似杨柳的柔媚,却以其独特的质朴与坚韧,在岁月的长河中,深深烙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它,就是刺槐,又名洋槐。
初识刺槐,往往是被它枝干上那一排排尖锐的刺所“提醒”,这些刺,是它自我保护的铠甲,也是它倔强性格的外在彰显,主干并不笔直,却常常旁逸斜出,显得遒劲而富有张力,羽状复叶在春日里萌发,嫩绿的新叶点缀其间,随风摇曳,沙沙作响,仿佛是它轻柔的呼吸,待到夏日,浓密的绿荫如同一把巨大的遮阳伞,为行路人带来一片清凉,也为鸣蝉提供了高歌的舞台。
刺槐最令人心动的,莫过于它那场盛大的花期,通常在五月,春意渐浓,夏意初显之时,刺槐便悄然开启了它的盛宴,那满树的洁白,不是牡丹的雍容,也不是茉莉的娇羞,而是一种热烈而奔放的、属于集体的美,一串串垂落的槐花,如雪如玉,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甜香,这香气,不似玫瑰那般浓烈,却带着丝丝清甜,随风飘散,能飘出好远好远,勾起人无限的食欲与乡愁。
小时候,刺槐花开的时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小伙伴们会提着篮子,跟着大人,或自己小心翼翼地爬上树(当然要避开那些刺),用绑着钩子的长杆去钩那低垂的花串,新鲜的槐花,可以直接塞进嘴里,那清甜的汁水瞬间在舌尖迸发,是童年最纯粹的美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把槐花带回家,让母亲做成各种佳肴:槐花炒鸡蛋,金黄翠绿,香气扑鼻;槐花蒸饭,粒粒晶莹,软糯香甜;槐花饼,外酥里嫩,满口留香,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刺槐不仅以花果惠及人类,它的木材坚韧而有弹性,是制作家具、农具的好材料;其根系发达,具有固土保水的功能,是改良土壤、防治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它生命力顽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是肥沃的平原还是贫瘠的丘陵,都能扎根生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它就像那些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不事张扬,却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撑起一片片绿荫,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身处钢筋水泥的城市,我依然会为偶尔见到的一株刺槐而驻足,看着它那熟悉的羽状叶,想象着它花开时节的盛景,心中便会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与温暖,刺槐,它不仅仅是一种树,更是乡愁的寄托,是童年的符号,是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精神的象征,它用一身带刺的风骨,抵御着风雨的侵袭;它用一树芬芳的花朵,回报着大地的滋养;它用深扎土壤的根系,诠释着生命的力量。
在时光的流转中,刺槐的影子或许会渐渐模糊,但它那洁白的芬芳,那坚韧的风骨,早已化作一曲悠长的乡野回响,在每一个热爱它的人心中,久久不散,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不要忘记那些如同刺槐一般,平凡却闪耀着生命光辉的人与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