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夏的庭院,暑气渐消,却仍氤氲着最后一点沉郁的热意,就在这光影渐长的时分,一丛丛、一簇簇的剪秋罗悄然盛放,如同被时光精心剪裁过的胭脂色云霞,静静地点缀在墙隅、阶下、疏篱之畔。
“剪秋罗”,这名字本身便是一首诗,带着浓郁的古典韵味和闺阁气息,相传,这花曾是古代宫中女眷们喜爱的点缀,她们以巧手将花瓣剪下,或插于鬓边,或藏于书页,为清寂的秋日平添几分亮色与雅趣。“剪”字点出了其花瓣的精巧形态,边缘常有不规则的浅裂,如同被灵巧的剪刀细细裁过,带着一种人工雕琢却又浑然天成的美;“秋罗”则暗示了它花期正值夏末秋初,罗裙轻扬般的花瓣,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带着一丝清凉的秋意。
剪秋罗的花朵,最是引人注目,其花瓣通常为五片,层层叠叠,紧密地排列成深杯状或卵球状,宛如一只只精巧的小酒盏,盛满了夏末的阳光与露水,颜色多为娇艳的猩红、桃红、粉白,或浓或淡,都透着一股子热烈而不失端庄的劲儿,那红色,是盛唐牡丹的余韵,是深闺女儿颊上的胭脂,浓烈得化不开,却又在温柔的暮色中,显出几分含蓄与内敛,花蕊细密,金黄色的花蕊点缀在花心,如同镶嵌在红宝石上的碎金,平添了几分精致与贵气。
它的叶片,则显得相对朴素,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翠绿而略显粗糙,边缘略有微齿,默默无闻地衬着花朵的绚烂,不与争春,甘当绿叶,这种绿叶衬红花的搭配,更凸显了剪秋罗花朵的夺目与娇艳。
剪秋罗并非名贵的奇花异草,它性喜阳光,亦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常野生于山坡草地、灌丛间,也常被园艺爱好者引种于庭院、花境之中,它不似牡丹那般雍容华贵,也不似茉莉那般香气袭人,它只是安静地绽放,用自己的方式装点着世界,它不像春花那般争奇斗艳,在夏末秋初百花渐稀之时,它却悄然绽放,为萧瑟的秋意提前奏响一曲生命的赞歌,那份在寂寥中坚持的美丽,更让人心生敬意。
古往今来,咏花诗词多如繁星,然而专门为剪秋罗留下的笔墨却不多,或许正是它的这份低调与内敛,让它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少了些浓墨重彩,却多了几分含蓄的想象,它更像是一位深闺中的佳人,不事张扬,自有风华,它的美,需要细细品味,如同品一壶陈年的老酒,初尝或许平淡,回味却悠长而甘醇。
在喧嚣的尘世中,剪秋罗以其独特的姿态,诠释着一种宁静而坚韧的美,它不媚俗,不张扬,只是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静静地绽放,用生命的色彩,剪裁出一幅属于秋日的绚烂图景,当我们在暮夏的庭院里邂逅这一丛剪秋罗,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感受那份来自自然的馈赠,那份被时光精心剪裁过的、独属于秋日的胭脂色浪漫,它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季节的尾声,也能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即使平凡,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