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果(又名醋栗)因其独特的酸甜口感、丰富的营养(富含维生素C、有机酸及多种矿物质)及加工、鲜食兼用的特性,成为近年来小浆果中的“新宠”,想要收获晶莹剔透的“灯笼果”,定植是决定成败的第一步——如同为果树打下“地基”,只有科学定植,才能为后续的生长、丰产、优质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将从定植前准备、定植技术及定植后管理三个关键环节,详解灯笼果(醋栗)的高标准定植流程。
定植前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定植前的充分准备,是确保灯笼果“移栽即成活、成活即健壮”的前提,需重点做好园地选择、土壤改良及苗木选择三项工作。
园地选择:因地制宜,适地适栽
灯笼果(醋栗)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但仍需选择“光照足、排灌便、土层厚、无污染”的地块。
- 光照:需全日照或至少每天6小时以上光照,光照不足会导致枝条细弱、果实甜度下降、着色差;
- 土壤:以pH值5.5-7.0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避免低洼易涝地(醋栗根系怕涝,积水易引发根腐病)及盐碱地;
- 排灌:地块需临近水源,且地势平坦或有缓坡(坡度不超过15°),方便干旱时滴灌、漫灌,雨季及时排水。
土壤改良:深耕熟化,给足“底肥”
定植前1-2个月,需对土壤进行全面改良,为根系创造疏松、肥沃的生长环境。
- 深翻整地:清除园内杂草、石块,深翻30-40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
- 施足基肥:结合深翻,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均可)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80公斤、硫酸钾20-30公斤,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促进根系均匀吸收;
- 起垄做畦:若地块易涝,可采用“起垄栽培”,垄高20-30厘米、垄宽50-60厘米,垄间距1.5-2.0米,方便后期管理;若排水良好,可平地挖定植沟(深宽均为40-50厘米),回填时混入有机肥。
苗木选择:优质壮苗,成活“硬保障”
“好苗半收”,定植时应选择根系发达、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壮苗木,具体标准:
- 根系:主根长度15-20厘米,侧根4-6条,须根多,无机械损伤、无腐烂;
- 枝干:株高50-80厘米,地径0.5厘米以上,有3-4个分枝,枝条表皮光滑、无冻害、无病虫害;
- 芽体:中心芽饱满,侧芽萌动或未萌动(优先选择未萌动苗木,成活率更高)。
苗木购回后若不能立即定植,需“假植”:选择背阴处挖深沟,将根系埋湿沙中,定期喷水保湿,避免根系失水干枯。
定植技术:“细节决定成活率”
定植是苗木“落地生根”的关键环节,需把握“时期、密度、方法”三大核心,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减少缓苗期。
定植时期:春秋为主,因地制宜
灯笼果(醋栗)定植分为春植和秋植,需根据当地气候灵活选择:
- 春植: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进行(北方地区3-4月,南方2-3月),此时地温回升,根系开始生长,地上部分尚未萌发,蒸腾作用弱,成活率高;
- 秋植: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北方10-11月,南方11-12月),此时地温尚高,根系可在冬季来临前恢复生长,翌年春萌芽早、长势旺。
注意:避开高温、干旱、大风天气,避免苗木失水过多。
定植密度:合理密植,兼顾通风与产量
灯笼果(醋栗)为灌木,株型中等,定植密度需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及栽培模式(露地/设施)调整,一般建议:
- 株行距:1.0-1.5米×1.5-2.0米,每亩定植222-666株;
- 品种差异:直立型品种(如“丰产”)可适当密植(1.0米×1.5米),亩植444株;开张型品种(如“乌苏里”)需稀植(1.5米×2.0米),亩植222株;
- 目的:既保证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又充分利用土地,早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定植方法:“三埋两踩一提苗”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每一步都影响根系与土壤的贴合度:
- 挖定植穴:按预定株行距挖穴,穴大小40厘米×40厘米×40厘米(若为起垄栽培,可直接在垄上挖穴),穴底施入10-15公斤腐熟有机肥+0.5公斤过磷酸钙,与土壤混合均匀,避免根系直接接触肥料(烧根)。
- 苗木处理:定植前剪除根系过长部分(保留15-20厘米),用ABT生根粉溶液(按说明书稀释)浸泡根系10-15分钟,促进生根;若苗木失水,需提前浸泡根系4-6小时,吸足水分。
- 放入苗木:将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避免根系卷曲、盘结),调整深度:根颈与地面平齐(嫁接口需露出地面,防止埋土后腐烂)。
- 填土踩实:先填表土(上层土壤),填至一半时轻轻上提苗木,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再踩实;继续填土至地面平齐,再踩实(避免土壤缝隙过大,根系悬空)。
- 浇透定根水:定植后立即浇透水(每株浇10-15公斤),使土壤下沉,根系与土壤紧密贴合;待水渗完后,在树盘覆盖10-15厘米厚秸秆或地膜(保墒、增温、抑草)。
定植后管理:“缓苗期是关键,成活后早促长”
定植后1-2个月为缓苗期,管理核心是“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根系恢复”;成活后则需通过水肥、修剪等措施,培养健壮树形。
水分管理:“见干见湿,防涝防旱”
- 缓苗期:保持土壤湿润,7-10天浇一次水(水量不宜过大,避免积水烂根);遇雨天及时排水,避免穴内积水。
- 成活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需保证水分供应,但雨季注意排水(醋栗最忌积水,积水超过24小时易导致根系窒息死亡)。
肥料管理:“薄肥勤施,促根促梢”
- 缓苗后:苗木新梢长至10-15厘米时,追施一次“提苗肥”,每株施尿素0.1-0.2公斤+复合肥0.1公斤,距离苗木20厘米开浅沟施入,施后浇水,避免肥料接触根系。
- 秋季:结合深翻,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促进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灯笼果花芽分化主要在秋季)。
修剪定干:“促发分枝,培养骨架”
定植后及时定干,是培养丰产树形的关键:
- 定干高度:保留15-20厘米,剪口处选饱满芽,剪口芽朝向行间(便于通风);
- 抹芽:定干后,抹除剪口下5厘米内的萌芽,选留3-4个不同方向的健壮新梢培养为主枝,形成“开心形”或“丛状形”树冠(开心形通风透光,适合密植;丛状形产量高,适合管理粗放)。
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缓苗期易发生立枯病、根腐病,可用5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