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栽培的世界里,每一串挂满枝头的青提(红提)都承载着果农的期盼,要想收获到颗粒饱满、色泽艳丽、风味浓郁的高品质葡萄,仅仅依靠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是远远不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疏果,往往决定着最终的收成质量,疏果,看似“减产”,实则是为“优产”铺路,为葡萄的甜蜜“减负”,为果实的品质“加分”。
疏果:精益求精的“选美”过程
疏果,顾名思义,就是在葡萄果实发育的早期阶段,适当去除一部分多余、畸形、过小或位置不佳的果粒,这并非随意为之的“破坏”,而是一项需要精细操作和科学判断的“艺术”。
对于青提和红提这类追求大果、优质、高商品价值的葡萄品种而言,疏果的意义尤为重大,当花序初显,幼果如绿豆般大小时,便是疏果的黄金时期,此时进行操作,既能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又能避免过晚疏果对果实造成的机械损伤。
为何疏果?——疏果的“四大”好处
-
集中养分,提升果实品质:一棵葡萄植株的养分是有限的,如果果实过多,养分就会过于分散,导致每个果粒都长不大,着色差,含糖量低,通过疏果,可以集中有限的养分供给留下的优质果粒,使其能够充分发育,从而达到果粒大、整齐度高、色泽鲜艳、口感香甜的目的,这正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
-
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过密的果穗和叶片会遮挡阳光,导致葡萄内部通风不良,湿度增加,极易引发灰霉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疏果后,果穗间距增大,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果实表面干燥,病菌难以滋生,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提升了葡萄的食用安全性。
-
调节负载,保障树势健壮:过量挂果会消耗树体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导致树势衰弱,影响来年的花芽分化和产量,形成“大小年”现象,合理的疏果可以减轻植株的负担,保持树势健壮,实现葡萄树的持续稳产高产,这是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优化果穗形状,提高商品价值:在疏果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果穗整修,去除过长的穗尖、副穗,以及过小、过密、畸形的果粒,使果穗呈现出圆锥形或圆柱形等整齐美观的形状,这样的果穗不仅外观更具吸引力,在市场上也更受消费者青睐,从而提高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
疏果有讲究——科学操作是关键
疏果并非简单地“少留果”,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 时期:一般在果实黄豆粒大小时进行,此时果粒尚未明显膨大,操作方便,也便于识别优劣。
- 方法:
- 先疏花序,后疏果粒:在开花前,可以先对过密、过小的花序进行适当疏除,每个结果枝一般保留1-2个健壮花序。
- 精细疏果粒:疏果时,首先去除病果、虫果、畸形果、过小果以及朝向内、不易着色的果粒,对于果穗过大的品种,可以适当去除穗轴上的一些小分枝,使果穗更加紧凑。
- 留果量:留果量要根据品种特性、树势强弱、土壤肥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强势枝多留,弱势枝少留;肥沃地块多留,瘠薄地块少留,最终目标是使留下的果粒分布均匀,互不挤压,确保每个果粒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 工具:最好使用锋利的剪刀,避免用手硬拽,造成果穗损伤。
疏果,是葡萄种植过程中一项“舍”与“得”的智慧,它需要果农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挑选、细致修剪,正是这份“舍得”,换来了葡萄更甜、更美、更健康的品质,每一串经过疏果“洗礼”后脱颖而出的青提红提,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果农匠心独运的结晶,当我们品尝到那清甜多汁、饱满诱人的葡萄时,不应忘记背后那为甜蜜“减负”的疏果之功,它是提升葡萄品质的关键一步,也是连接辛勤耕耘与丰硕回报的重要桥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