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因其甘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喜爱,早春时节的低温天气常常成为枇杷树正常开花授粉的“拦路虎”,直接影响坐果率和当年的产量品质,做好枇杷树的花期管理,尤其是在低温天气下的授粉辅助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低温天气对枇杷开花授粉的影响
枇杷的花期通常在冬末春初,此时气温多变,晚霜、倒春寒等低温天气频繁发生,低温对枇杷授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抑制花粉活力:低温会降低花粉的代谢活性,使花粉管伸长缓慢甚至破裂,导致花粉生命力下降,难以完成受精过程。
- 影响柱头可授性:低温也会导致雌蕊柱头分泌物减少,柱头活性降低,不利于花粉的粘附和萌发。
- 冻害花器:当温度降至枇杷花器所能忍受的临界低温以下时,花瓣、雄蕊、雌蕊等都会遭受冻害,直接导致花朵败育,失去授粉能力。
- 访花昆虫减少:低温天气下,访花昆虫(如蜜蜂)的活动受到抑制,自然授粉几率大大降低。
低温天气下的授粉辅助措施
针对低温天气对枇杷授粉的不利影响,果农需采取积极主动的辅助措施,确保授粉受精顺利进行。
-
预防性保温措施:
- 熏烟防冻:在预计低温来临的夜晚,特别是晴朗无风的夜晚,可在枇杷园上风处堆放潮湿的杂草、秸秆、锯末等,点燃后产生浓烟,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热,提高果园小气候温度2-3℃,有效预防霜冻,注意控制火势,防止火灾。
- 覆盖法:对幼树或矮密园,可采用塑料薄膜、无纺布等直接覆盖树冠,或在树盘覆盖稻草、秸秆,以保持地温,减轻冻害,对于高大树体,覆盖法操作难度较大,需结合实际情况。
- 喷水法:在霜冻发生前,对树体喷水,水在结冰过程中会释放潜热,能提高树体温度,减轻冻害,但需注意水温不宜过低,且在低温过后要及时清除枝叶上的冰凌。
-
人工辅助授粉: 当自然授粉条件不佳或低温严重影响花粉活力时,人工辅助授粉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 采花授粉:从枇杷雄花多的品种或生长健壮的树上采集含苞待放或初开的铃铛花,取出花药,摊放在干燥温暖的纸上,晾干后收集花粉,在枇杷雌蕊柱头新鲜有光泽时(通常开花后2-3天),用毛笔或橡皮头蘸取花粉,轻轻点涂在柱头上,也可用花粉液(花粉10克+水10公斤+0.1%硼砂)喷雾授粉。
- 鸡毛掸子授粉:在天气晴好、温度稍高的时段,用鸡毛掸子在花朵轻轻扫动,利用其在不同花枝间的移动,帮助花粉传播,操作简单,适合小面积果园。
-
合理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抗寒力:
- 秋施基肥:秋季重施有机肥,配合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和树体养分积累,提高枇杷树自身的抗寒能力。
- 花期控肥水:花期避免施用速效氮肥,控制浇水,防止新梢徒长与花果争夺养分,同时可提高地温,减轻根系冻害。
- 叶面追肥:花期前后喷施0.3-0.5%的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或0.1-0.2%硼砂溶液,可补充树体营养,提高花器质量,增强抗逆性,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
辅助授粉昆虫的引入与保护:
- 引入蜜蜂:在枇杷开花前,若天气晴好,可引入蜜蜂进行辅助授粉,低温天气蜜蜂活动减少,可通过在蜂箱周围放置糖水(1:1糖水)等方式吸引蜜蜂出巢,但需注意,当气温低于10℃时,蜜蜂活动能力极低,效果有限。
- 保护访花昆虫:花期尽量减少农药使用,尤其要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保护果园内的自然授粉昆虫。
-
病虫害防治: 花期低温高湿易诱发灰霉病、花腐病等病害,要注意清园,及时清除病花病叶,发病初期可选用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如咯菌腈、嘧霉胺等)进行防治,确保花器健康,为授粉受精创造良好条件。
枇杷树的花期管理,尤其是应对低温天气的授粉辅助措施,是确保枇杷优质丰产的关键环节,果农朋友们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结合枇杷园的实际情况,提前采取预防性保温措施,必要时辅以人工授粉,并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综合运用各项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低温天气对枇杷授粉的不利影响,为枇杷的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