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很多花友的天竺葵会出现叶片发黄、掉叶、烂根甚至“夏眠”不开花的情况,让人心疼又着急,其实天竺葵并不怕热,只是需要我们用对方法,遮阴、通风、控水”这3招,助你的天竺葵安稳度夏,秋天就能迎来爆花惊喜!
遮阴防晒:避开烈日暴晒,给叶片撑把“遮阳伞”
天竺喜光,但夏季的烈日(尤其是中午11点到下午3点的强光)就像“烤验”,叶片容易被灼伤,出现焦斑、卷曲,甚至整株萎蔫。
这样做:  
- 调整位置:将天竺葵从南向阳台、西晒窗台等强光直射处移走,放在东向阳台、北向窗台或室内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比如离南窗1米左右的位置),保证“有光不暴晒”。
 - 巧用遮阴网:如果只能放在南向阳台,建议拉上一层50%-70%的遮阴网,像给植物撑了把“防晒伞”,既能过滤强光,又不会让环境过于阴暗。
注意:遮阴不是完全不见光,天竺葵在夏季仍需要每天4-6小时的散射光,维持基本生长,否则可能因光照不足徒长。 
通风透气:空气流通是“天然空调”,远离病虫害
夏季高温高湿,如果天竺葵长期闷在不通风的角落(比如密闭的房间、角落堆积的盆栽),叶片蒸腾作用减弱,盆土水分蒸发慢,极易引发根腐病、黑斑病,还可能滋生红蜘蛛、白粉虱等害虫。
这样做:  
- 开窗通风:每天早晚开窗通风,形成空气对流,让盆土表面和叶片保持干爽,如果家里有风扇,可以对着植物吹“微风”(不要直吹强风),模拟自然通风环境。
 - 摆放位置:不要将花盆堆在一起,保持间距;室外养护的避免放在墙角、密闭花架等通风死角,让“穿堂风”帮忙带走热量和湿气。
注意:通风好的环境,天竺葵的根系呼吸顺畅,盆土干得快,也能减少烂根风险,是度夏的“隐形守护者”。 
控水停肥:“干养”为主,避免烂根“致命伤”
夏季天竺葵生长缓慢,甚至进入半休眠状态,对水分需求大幅减少,此时如果像春秋季一样频繁浇水,盆土长期潮湿,根系就会缺氧腐烂,一旦烂根,轻则掉叶,重则整株死亡。
这样做:  
- “干透浇透”变“干透再浇”:浇水前用手指插入盆土2-3厘米,感觉干燥再浇,浇水时要一次性浇透,直到盆底有水流出,但避免盆内积水(托盘里的积水要及时倒掉)。
 - 减少浇水频率:通常夏季5-7天浇一次水即可,具体频率根据盆土干湿情况和环境调整(通风好、温度高可3-5天,阴雨天不浇)。
 - 停止施肥:休眠期的天竺葵对养分需求低,施肥容易烧根,整个夏季(尤其是6-8月)只需保证基本水分,无需施肥,等秋天气温回落、恢复生长后再补充磷钾肥促花。
注意:控水不是“断水”,长期干旱会导致叶片发蔫、干枯,需在“干透”和“干枯”间找到平衡,看到叶片轻微发软时及时补水。 
度夏小贴士:
- 修剪:如果天竺葵枝条过长、叶片密集,可适当剪掉下部老叶、过密枝,减少养分消耗,同时改善通风。
 - 清洁:定期检查叶片,及时摘除发黄、病叶,避免病菌扩散。
 - 降温:极端高温(35℃以上)时,可在地面喷水、用湿布擦拭叶片降温,但不要喷到盆土里。
 
天竺葵度夏并不难,遮阴防晒、通风透气、控水停肥”这3招,就能让它在酷暑中“安然入睡”,等到秋风渐起,气温回落,它就会苏醒过来,冒出新芽、花苞,用一簇簇艳丽的花朵回报你的细心照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