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作为集观赏、生态与经济价值于一体的名贵树种,其健康生长与良好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苗木的初始质量,在银杏树选苗过程中,树干通直度与根系完整性是判断苗木优劣的两大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未来栽植的成活率、生长势及观赏价值,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科学判断这两项关键指标。
树干通直度:银杏挺拔身姿的基石
树干是银杏的“脊梁”,其通直度不仅影响苗木的整体美观,更关乎其未来生长的稳定性和木材品质(若为用材林)。
-
“直”为标准,无“歪”斜:
- 直观判断: 选取树干无明显弯曲、扭曲的苗木,理想状态下,树干从基部到顶部(或至少到分枝点)应呈一条直线或接近直线,避免选择“S”形、螺旋形或向一侧严重倾斜的树苗。
- 重要性: 通直的树干能更好地承受风、雪等自然荷载,保证树木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倒伏风险,通直的树干也符合大多数园林景观对树木形态美的要求。
-
“壮”为根本,忌“细弱”:
- 粗细均匀: 在通直的基础上,树干应粗细均匀,无明显“卡脖”现象(某一部位突然变细),树干要有一定的粗度,具体可根据苗木高度和地径(地面以上10cm处的树干直径)比例来判断,过细的树干往往意味着苗木生长不良或老化。
- 表皮健康: 树干表皮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机械损伤、病虫害斑、干裂或日灼伤,对于银杏而言,其树干颜色通常为灰褐色或浅灰褐色,有纵向浅裂纹,这些都属正常,但要避免大面积的病斑或腐烂。
-
“节”要少小,求“光洁”:
- 分枝点高度: 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对分枝点高度有不同要求,但无论何种目的,分枝点以下的树干应尽量无分枝或分枝疤痕小而平滑,过低的分枝点会影响树干的通直度和观赏性。
- 节疤: 树干上的节疤应尽量小而平,不突出或隆起过多,避免影响木材强度和美观。
判断技巧: 可将苗木置于明亮处,目光沿树干从基部顶端或从顶端向基部移动,观察其是否呈一条直线,也可用一根长直尺(或拉线)紧贴树干侧面,检查其间隙大小。
根系完整性:银杏茁壮生长的保障
根系是树木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株的器官,根系的完整与否是苗木栽植后能否成活和正常生长的关键,银杏为深根性树种,但苗木期根系也需特别注意。
-
“多”而“舒展”,忌“卷曲”:
- 主根发达: 银杏实生苗通常有明显的主根,主根应粗壮、垂直向下生长,无明显损伤或短截。
- 侧根和须根丰富: 在主根上应有多数分布均匀、粗细适中、生长健壮的侧根,侧根应向四周舒展,无盘绕、卷曲现象(常见于容器苗或长期在苗床中生长的苗木,若根系盘结,需进行适当处理),根系末端应有大量白色或淡黄色的须根,这是吸收功能的主要部分。
- 根系总量: 根系应有一定的数量和长度,确保苗木有足够的吸收面积,根系过少、过短,苗木恢复生长慢,成活率低。
-
“活”而“新鲜”,忌“干枯”:
- 根皮色泽: 挖取或购买苗木时,观察根系断面(尤其是主根和较粗的侧根)的皮层应呈鲜活的浅黄色或乳白色,无褐变、黑腐或失水干枯现象,轻轻刮去一小块根皮,内部应为鲜绿色或浅黄色,表明根系生活力强。
- 根尖状态: 优质苗木的根尖应饱满、新鲜,无萎缩或腐烂。
-
“净”而“无损”,忌“病虫害”:
- 无机械损伤: 根系应无明显的折断、撕裂、擦伤等机械损伤,断根过多会影响成活。
- 无病虫害: 仔细检查根系是否有根瘤、根腐病、根线虫等病虫害症状,如发现根系上有瘤状物、腐烂、变色或有虫体、虫卵,应坚决舍弃。
- 无宿土或适度: 对于裸根苗,根系上应尽量少带宿土,或宿土易于抖落,避免携带病菌或土球过重影响运输栽植,对于带土球苗,土球应完整、坚固,无松散,根系应包裹良好。
判断技巧: 裸根苗要仔细检查根系的色泽、数量和有无损伤;带土球苗要检查土球大小(通常为地径的6-10倍)、完整度和湿润度;容器苗则要查看根系是否从排水孔适度伸出(“爆根”),有无盘结。
树干与根系并重,综合考量
在实际选苗过程中,树干通直度和根系完整性并非孤立存在,二者需综合考量,有时,树干通直但根系受损严重,或根系完整但树干弯曲细弱的苗木,都不应作为首选,理想的银杏苗木应是:树干通直、粗壮、健康,根系发达、完整、新鲜、无病虫害,还应结合苗木的年龄、高度、冠形、芽体饱满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银杏树选苗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树干通直度与根系完整性的准确判断,是确保银杏苗木栽植后成活率高、生长健壮、发挥其最佳效益的前提,只有掌握了这两大核心指标的判断方法,才能从源头上为银杏的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在未来茁壮成长,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