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作为盆景界的“当家花旦”之一,以其生命力顽强、叶片细小、枝干虬曲而备受青睐,要将一株普通的榆树打造成令人叹为观止的盆景艺术品,蟠扎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法,而蟠扎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蟠扎时机的把握以及枝条弯曲技巧的运用,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核心要素,为您详解榆树盆景造型的奥秘。
蟠扎时间:把握黄金窗口,事半功倍
蟠扎并非随时可进行,选择恰当的时间,能显著提高成活率,减少枝条损伤,让造型过程更为顺利,对于榆树而言,一年中有两个主要的黄金蟠扎期:
-
早春萌芽前(2月下旬至4月初)——最佳时期
- 优势:此时榆树尚处于休眠末期,树液开始流动但尚未大量萌发,枝条的柔韧性较好,不易断裂,气温逐渐回升,蟠扎后不久即可进入生长季,伤口愈合快,萌发的新芽能较快地适应新的造型方向,有助于枝条定型。
- 注意事项:需避免在严寒期间或霜冻未完全结束时进行,以防低温造成冻伤,对于南方温暖地区,时间可适当提前;北方寒冷地区则需相应推迟。
-
晚夏至早秋(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次佳时期
- 优势:此时高温酷暑已过,气温较为凉爽,榆树的生长趋于缓慢,但树体活力仍在,此时蟠扎,枝条仍有一定柔韧性,且经过一个生长季的枝条木质化程度适中,不易回弹,蟠扎后,植株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适应,为越冬做好准备。
- 注意事项:需避开盛夏高温期,高温不仅操作人员辛苦,枝条也因含水量高、木质化程度低而极易折断,且蟠扎后伤口易感染病菌,蟠扎不宜过晚,以免新梢未木质化而难以越冬。
非适宜时期:
- 生长旺盛期(春末至夏初):此时枝条含水量高,生长迅速,木质化程度低,蟠扎时极易撕裂,且定型后枝条生长旺盛,易出现“回弹”现象,造型效果难以持久。
- 深秋至冬季:气温低,树体进入休眠期,枝条脆硬,蟠扎时极易造成折断,且伤口愈合缓慢,不易恢复。
枝条弯曲技巧:因势利导,刚柔并济
枝条的弯曲是蟠造型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盆景艺术魅力的环节,弯曲枝条需遵循“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刚柔并济”的原则,避免急功近利,导致枝条断裂或树体受损。
-
蟠扎前的准备:
- 选择合适金属丝:常用铝丝、铜丝,铝丝柔软易操作,适合新手;铜丝硬度高,支撑力强,适合粗枝或精细造型,金属丝粗细应与枝条粗细相匹配,一般为枝条直径的1/3到1/2。
- 枝条处理:对于过粗或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可先进行“开刀”处理,即在需弯曲的部位背面,用利刀浅浅地割开几道小口(深度不超过枝条直径的1/3),或用铁丝钳夹伤表皮(俗称“勒丝”),以减少木质部的抵抗力,防止弯曲时断裂,注意伤口要平滑,不可过深。
- 清洁枝条:去除枝条上的毛刺、多余叶片,便于操作和观察。
-
蟠扎的基本步骤与技巧:
- 固定金属丝: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枝条基部或适当的枝干上,可用麻线缠绕或直接将金属丝末端插入盆土中固定。
- 缠绕方向:金属丝缠绕方向应与枝条需弯曲的方向相反,欲使枝条向右弯曲,金属丝应顺时针缠绕;欲向左弯曲,则逆时针缠绕。
- 力度均匀:缠绕金属丝时,力度要均匀、适中,既要能固定枝条,使其能按预定方向弯曲,又不能过紧以免嵌入树皮,影响养分输送和生长,可在金属丝与树皮间垫上纸片或布条保护。
- 弯曲方法:
- 循序渐进:弯曲角度不宜一次过大,应逐步、分次进行,先缓慢施加力量,使枝条产生形变,观察反应,如有阻力可稍作停顿,待枝条适应后再继续弯曲。
- 双手配合:一手握住弯曲点附近,作为支撑点,另一手施力于金属丝顶端或枝条适当位置,缓慢用力,对于粗枝,可借助工具(如竹竿、专用弯曲器)辅助,或两人配合。
- “S”弯与“之”字弯:对于需要多方向弯曲的枝条,可采用“S”弯或“之”字弯,使枝条更具动感和变化,弯曲点应避开枝条过粗或过细的部位,选择在枝条相对均匀且具有韧性的位置。
- 避免直角硬弯:弯曲处应保持自然的弧度,避免出现生硬的直角,以免造成枝条内部应力集中而断裂,可通过“揉枝”的方式,即用手反复揉搓枝条基部,使其软化后再进行弯曲。
- 注意芽眼与枝向:弯曲时,应考虑芽的着生位置和未来枝条的伸展方向,使弯曲后的枝条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和美观的形态。
-
蟠扎后的管理:
- 定期检查:金属丝缠绕后,要定期(一般1-2个月)检查,观察是否因枝条增粗而陷入树皮,一旦发现勒痕,应及时松解或重新调整金属丝。
- 适时拆除:当枝条经蟠扎后已基本定型,并能自行维持姿态时(通常几个月到一年以上,视枝条粗细和生长速度而定),应及时拆除金属丝,拆除过晚,金属丝会嵌入树皮,形成“陷丝”,造成永久性损伤,影响美观。
- 养护与复剪:蟠扎后,植株需要充足的养分来恢复生长和固定造型,应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抹去不需要的萌芽,修剪过密枝、徒长枝,使造型更加精致。
榆树盆景的造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精准把握蟠扎时间,熟练运用枝条弯曲技巧,是成就一盆优秀榆树盆景的关键,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细致,尊重植物的生长习性,因树制宜,因势利导,才能将榆树的苍劲、古朴、飘逸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赋予盆景以生命和灵魂,最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