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内绿植的世界里,总有一些身影既能点亮家居空间,又养护简便,深受爱花人士青睐,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作为一品红的近缘植物,便以其热烈明艳的色彩、与一品红相似的株形,成为室内观赏的“新宠”,它不仅延续了一品红的喜庆感,更以其较强的适应性和易养护特性,让即便是新手也能轻松驾驭,为家中增添一抹灵动生机。
猩猩草是谁?—— 一品红的“平替”亲戚
猩猩草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茎顶苞片鲜红似火、形如猩猩的臂膀而得名,又被称为“象牙红”“老来娇”,它与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同属大戟科,亲缘关系极近,株形紧凑,叶片翠绿,苞片色彩艳丽(常见红色、粉色、白色等),花期从冬春季可持续至初夏,观赏期长,相比一品红,猩猩草的株型更为小巧玲珑,适合盆栽摆放于窗台、书桌、茶几等室内空间,既不占地方,又能成为视觉焦点。
养护要点:借鉴一品红,细节更贴心
猩猩草的养护方法与一品红有诸多相似之处,都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但针对其生长特性,需注意以下几点,让它在家“住”得更舒服:
光照:明亮散射光,苞色更艳丽
猩猩草喜光,但怕强光直射,室内养护时,应将其放置在光线明亮的散射光处,如朝南或朝东窗台附近,避免夏季正午烈日暴晒(易导致叶片灼伤、苞片褪色),若长期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长、枝条细弱,苞片颜色也会暗淡无光,冬季光照柔和,可适当增加直射光,促进花芽分化,让色彩更饱满。
浇水:“见干见湿”,避免烂根
与一品红一样,猩猩草耐旱怕涝,浇水需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待盆土表面干燥后再浇透水,切忌盆内长期积水(易导致烂根、落叶),冬季低温时,需减少浇水频率,保持盆土微湿即可,浇水时避免将水直接洒在苞片和叶心上,以免引发腐烂,若空气干燥,可向植株周围喷雾或用湿布擦拭叶片,增加湿度,保持叶面洁净。
温度:15-25℃最舒适,怕冷怕闷热
猩猩草喜温暖环境,生长适温为15-25℃,不耐寒,冬季室温需保持在10℃以上,低于5℃易受冻害,它怕闷热,夏季高温时需加强通风,可将盆栽移至阴凉通风处,或开启风扇增加空气流通,避免高温高湿引发病虫害。
土壤:疏松透气,排水是关键
选择合适的土壤是养护猩猩草的基础,建议用腐叶土、泥炭土、珍珠岩按2:2:1的比例混合配制,保证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若使用旧土,需先消毒处理(如暴晒或喷洒多菌灵),避免病菌残留。
施肥:薄肥勤施,促花保色
猩猩草对肥料需求不高,生长期(春夏季)可每15-2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如腐熟的饼肥水或复合肥),促进枝叶生长,花期前(秋冬季)可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每隔10天喷施一次叶面或灌根,能促进苞片发育,让颜色更鲜艳,注意施肥浓度不宜过高,避免烧根;花后即可停止施肥,让其休养生息。
修剪与换盆:塑造株形,保持活力
若想让猩猩草株形更饱满,可在生长期进行摘心,促进分枝萌发,形成丛生状,花后及时剪残花,减少养分消耗,一般1-2年换盆一次,可在春季新芽萌发前进行,换盆时剪掉老根、烂根,更换新土,让植株重新焕发生机。
室内观赏:装点生活的“小太阳”
猩猩草凭借其热烈的红(或粉、白)色苞片,在冬季萧瑟的日子里如同“小太阳”般温暖人心,无论是摆放在客厅电视柜旁,还是书桌、案几上,都能瞬间提升空间的活力与层次感,它与一品红相似却更小巧,适合喜欢精致盆栽的家庭,尤其适合新手尝试——只要掌握好光照、浇水和温度,就能让它轻松适应室内环境,持续观赏数月之久。
注意事项:汁液需小心,养护更安心
需特别提醒的是,猩猩草全株含有白色乳汁,略有毒性,养护时避免误食,接触后要及时洗手,尤其要远离儿童和宠物,若不慎沾到汁液,可用清水冲洗干净。
猩猩草,这位一品红的“近亲”,以其艳丽的色彩、亲民的养护难度和适合室内生长的特性,成为现代家居绿植的优选,只需给予它充足的光照、恰当的水分和温暖的温度,它便能以热烈的姿态回报你的照料,为室内空间增添一抹永不褪色的自然生机,不妨养一盆猩猩草,让它在你的家中绽放“猩”红魅力,陪伴每一个平凡又温馨的日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