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香脆的坚果,深受人们喜爱,在家中庭院或农场种植几棵榛子树,不仅能享受自种自采的乐趣,还能收获满满的果实,看似简单的种树过程,实则蕴含不少学问,本文将从品种选择、选址整地、栽植养护到病虫害防治,为你详细解读种榛子树的完整攻略,助你从“新手”变身“专家”,成功培育出茁壮的榛子树,迎来丰收的喜悦。
精选品种:成功的第一步
榛子品种繁多,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 主要类型:常见的榛子品种有欧洲榛、平榛、杂交榛等,欧洲榛果实较大,产量较高,但抗寒性相对较弱;平榛抗寒性强,但果实较小;杂交榛则往往集合了二者的优点,如抗病性强、果实大、产量高,是很多地区的首选。
- 选择建议:
- 考虑气候:根据你所在地区的冬季最低温度,选择抗寒品种,北方寒冷地区应优先选择抗寒性强的平榛或抗寒杂交榛。
- 考虑土壤:不同品种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略有差异,多数榛子喜欢微酸性至中性土壤。
- 考虑用途:如果以食用为主,可选择果实大、出仁率高、风味好的品种。
- 购买渠道:建议从正规苗木公司或科研机构购买无病毒、生长健壮的嫁接苗或实生苗,确保品种纯度和质量。
选址整地:为榛子树打造“舒适的家”
榛子树适应性较强,但要长得好、结得多,良好的生长环境必不可少。
- 光照充足:榛子树是喜光植物,每天需要至少6-8小时的直射光照,选择开阔、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挡的地方。
- 土壤疏松肥沃: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在低洼易涝、黏重板结或盐碱化的土壤上种植。
- 水源方便:虽然榛子树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在干旱季节仍需适时浇水,因此靠近水源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更佳。
- 防风条件:榛子树根系较浅,抗风能力一般,风口处种植需设置防风林或风障,避免强风折断枝条或影响授粉。
- 整地施肥:
- 时间:秋季或春季种植前进行。
- 方法:清除地块内的石块、杂草、根茬,深翻土壤30-40厘米,改善土壤透气性。
- 施肥:结合深翻,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农家肥)3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后翻入土壤。
精心栽植:步步为营保成活
- 栽植时间:春秋两季均可,春季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秋季在落叶土壤封冻前,有利于根系恢复。
- 栽植密度:根据品种和树形确定,一般矮化密植园可按2-3米×3-4米株距栽植,常规种植可3-4米×4-5米,授粉树配置很重要,多数品种自花授粉结实率低,需配置2-3个品种作为授粉树,比例约为5:1或8:1,且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花期应一致。
- 栽植方法:
- 挖穴:根据苗木根系大小,挖直径60-80厘米、深50-60厘米的定植穴,穴底挖松。
- 苗木处理:栽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断受伤根、过长根,并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数小时,促进生根。
- 栽植:将苗木放入穴中央,使根系自然舒展,调整深度,以苗木根颈与地面平齐或略高(约5厘米)为宜,边填土边轻轻提苗、踏实,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
- 浇水:栽植后立即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在树盘覆盖地膜或秸秆,保墒增温。
- 定干:在苗木离地面50-60厘米处剪截,定干,促发新枝。
科学管理:茁�成长促丰产
- 施肥管理:
- 基肥:秋季落叶前后结合深翻施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 追肥:每年2-3次,萌芽前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开花坐果期(5-6月)以磷钾肥为主,配合氮肥,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7-8月)以磷钾肥为主,促进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可采用穴施、沟施或结合浇水撒施。
- 水分管理:
- 关键期: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需保证充足水分。
- 浇水原则: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雨季注意排水防涝,避免积水烂根。
- 中耕除草:生长季节及时清除树盘杂草,减少养分竞争,中耕深度5-10厘米,保持土壤疏松。
- 整形修剪:
- 幼树期:以整形为主,培养自然开心形或丛状形树冠,选留3-4个主枝,短截促发侧枝,扩大树冠。
- 盛果期:以通风透光、维持树势、结果枝组更新为目的,疏除过密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短截衰弱枝,回缩冗长枝,注意保留健壮的结果母枝。
- 时期:以冬季休眠期修剪为主,生长期修剪为辅(如摘心、除萌)。
- 花果管理:
- 疏除雄花:榛子雄花量大,消耗养分,在雄花膨大但未开放时,适当疏除部分雄花序,可节省养分,提高坐果率。
- 辅助授粉:授粉树不足或花期遇不良天气时,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放蜂。
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保健康
榛子树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枯枝病等;常见虫害有榛实象甲、木蠹蛾、刺蛾、金龟子等。
-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及时清除病枝、落叶、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虫源;合理修剪,保持通风透光。
- 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害虫;人工捕杀金龟子、象甲等;树干涂白防止冻害和病虫害。
-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等。
-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注意交替用药和安全间隔期,白粉病可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榛实象甲可在成虫产卵前或幼虫入土期喷药防治。
适时采收:享受丰收的喜悦
榛子果实通常在8-9月成熟,当总苞(外壳)变黄、基部微裂时即可采收,采收过早,果实不饱满,产量低;过迟,则总苞开裂,果实易脱落或被鸟兽食取,采收方法:人工采摘成熟的总苞,或待大部分总苞开裂后,在地面铺设塑料布,轻摇树枝,使果实脱落收集,采收后的榛子需及时去除总苞,晾晒至含水量降至6-8%后,储存在阴凉干燥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