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李,以其春季粉白繁花、夏季紫红叶片及秋季红艳叶色,成为园林绿化中备受欢迎的色叶树种,想要让红叶李健康生长,展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掌握其栽培技巧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选址、土壤、水肥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及越冬等方面,详细介绍红叶李的栽培要点。
精心选地,科学定植
红叶李喜光,较耐寒,但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
- 选址:应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避免在低洼积水处或土壤过于黏重的地方种植,以免引起根系腐烂。
- 定植:
- 时间:以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为宜,此时植株处于休眠期,受伤根系易于恢复,成活率高。
- 穴状整地:根据苗木大小,挖定植穴,一般穴径60-80厘米,深50-60厘米,穴底施入足腐熟的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或饼肥)作为基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
- 栽植:将苗木放入穴中,使根系舒展,调整好深度(以根颈与地面平齐为宜),然后填入表土,轻轻提苗踩实,再填心土,并在树穴周围筑成土围,浇透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覆土封穴。
合理水肥,促进生长
水肥管理是红叶李健康生长的关键,直接影响其叶色、花量和抗逆性。
- 浇水:
- 定植后: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积水,干旱季节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 生长期: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在土壤表面干燥后再浇水,浇水则浇透,特别是在春季萌芽期和夏季高温期,需水量较大,应保证水分供应。
- 休眠期:减少浇水,以土壤微湿为宜。
- 施肥:
- 基肥:以秋季结合深翻施入为宜,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每株施用量约15-25公斤,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追肥:
- 春季萌芽前: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促进枝叶生长和开花。
- 开花后:追施一次磷钾肥,促进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
- 夏季:可适当追施1-2次氮磷钾复合肥,增强树势,提高抗暑能力。
- 生长后期(8月以后):控制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促进枝条成熟,提高越冬能力,施肥后可结合浇水,以利肥料吸收。
科学修剪,塑造树形
红叶李萌蘖力强,耐修剪,合理的修剪能保持树形美观,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促进开花结果。
- 幼树期:以培养骨架树形为主,如自然开心形或疏散分层形,及时选留主枝,去除竞争枝、交叉枝、病弱枝,使主枝分布均匀,长势均衡。
- 成龄树:
- 生长期修剪:及时抹除主干和主枝上不需要的萌芽,疏除内膛过密枝、徒长枝,改善通风透光。
- 休眠期修剪: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主要是疏除病虫枝、枯死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对长枝进行适当短截,保持树势健壮,树形优美,对于老树,可进行重剪,促发新枝,更新树冠。
- 花后修剪:花后及时剪除残花,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病虫害防治,确保健康
红叶李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金龟子、以及褐斑病、穿孔病、流胶病等。
- 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落叶、病枝,集中烧毁,减少病源。
- 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人工捕杀金龟子等害虫。
- 化学防治:
- 虫害: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注意在花后或果实幼期慎用,避免污染)。
- 病害:褐斑病、穿孔病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流胶病可先刮除病部,然后涂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尔多液进行消毒。
- 注意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安全越冬,预防冻害
在北方寒冷地区,红叶李易发生冻害,特别是幼树。
- 浇封冻水: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透水,可提高土壤保温能力,防止根系冻害。
- 树干涂白:用石灰水对树干进行涂白,可反射阳光,防止日灼,并杀死部分越冬病虫害,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0份、食盐1份、硫磺粉1份、水40份。
- 根颈培土:在树基部培土30-40厘米高,保护根颈不受冻。 4 包裹树干:用草绳或无纺布包裹树干,防寒防冻。
通过以上精心栽培和管理,红叶李必将以它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的园林景观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四季皆能展现不同的观赏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爱游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